星期四, 2月 14, 2013

學習的潮流

微學習,開放學習,行動學習,教育場景走到了這一步,夠潮。

去年跟了史丹佛大學的吳恩達 (Andrew Ng) 教授線上的機器學習課程之後,感觸良多,跟小文笑稱很快的我們在大學裡的教學任務,就會變成與學生一起收看與討論名校的線上課程。開放、名校光環、社群、自主學習、多媒體,就這幾個關鍵字,促生了目前正在進行的一場(高等)教育革命: MOOC (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)。

很多人可能還以為,這不過是把名校課程錄影起來作線上版 (如 edX),像是把紙本書變成電子書的差別。所以儘管它的成長速度超越臉書,我一開始也執著於傳統教育的「現場」觀念而有所保留,直到最近看到 coursera 把「開放知識」的「商業模式」設計出來之後,才猛然一驚,自己真是快跟不上有創意的思考潮流。

歸納幾點:

1. 教育與學習重新回到不限年紀、不受制於時空的本質上去。你不用怕一直去麻煩別人。順應而生的微影片讓你可以利用零散時間充電。就算畢業後也不需要為了一兩門新課而去念研究所。讀書會可以是在地或無國界,社群力量讓 coursera 上一個被提出的問題,平均 22 分鐘之內會被世界某個角落的學習者解出。

2. 老師的角色可以有多重可能。 Salman Khan TED 2011 的演講提到了 Khan Academy在中學的成功實驗,聰明的結合了學習成效巨量資料分析。(每個學生的每份小考、作業、盲點討論、發問內容、同儕互動等等都變成了可以再分析回饋的 BIG DATA 。而那些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開始跟不上而容易被放棄的的學生,在這樣的模式下後來居上的學習成果都跌破了老師的眼鏡。計畫結束後,有位老師給他的回饋是 ... I assigned your lectures for homework, and what used to be homework, I now have the students doing in the classroom .....

3. 人才與產業的跨界。這點對於高等教育來說,超炫的。Coursera 和 Udacity 都已經提供申請證書與就業配對的付費服務。可以想像的未來,未來的公司直接開出自定的多元的線上課程修畢要求,更可以直接與 MOOC 的組織合作招聘表現優異的學生。此外,學習場景的創新,也必定帶動產業的創新跨界。最近像是 Financial Times 與 Discovery 的另類教科書,都是有趣的例子。


當然,文化與權力永遠是個議題。隱藏的(英)語言霸權難以避免,另外,人文領域的「師承」體驗永遠難以取代,這都是可以進一步觀察。數位浪潮風起雲湧,且讓我們拭目以待,或者應該說,把心態先調整過來。


今天一時興奮話多了,最後,認真的學習者們(包括我自己),以後 calendar 系統上除了聚餐歌唱、音樂表演,再加點本年度要上的線上課程時程表吧。











星期一, 2月 11, 2013

年季の入る


早安。希望這會是個優雅的一年。

起了一大早,啥正書也讀不下,很快地翻完了一本褚士瑩先生寫的新書「給自己的10堂外語課」。從實際歷練的生命體驗取出的語言觀,說起教來卻委婉而無痕,有很多觀點值得推薦。加上前幾天看的「一代宗師」中,那北方與南方語言的交織過招,把漢語給說得那麼活蹦亂跳,也讓我燃起語言世界旅行的夢想。


一旦我們實際進入語言的「現場」,比較可以看出「方言」為何是一個常常被污名化的政治概念。只是因為某時的政治決定,就讓自己將母語貶抑(或是過度美化),實在可惜。我們這一代的許多人,因為語言政治下的自我母語貶損,生命中都有一些缺口;但是那些成年後的去污名化動作,雖然正確,還得政治,一旦心繫「復興」,那口濃厚的責任感,不管它明不明顯,一不小心就把語言的美感弄得煙消雲散。


以前在學校上課講究字正腔圓,有意無意模仿北京官話,一旦出國在外,一聽到台灣國語,耳朵都豎了起來,心理的距離也頓時縮短。這就是語言真實的力量!褚先生這本書裡提到「好朋友」不等於「麻吉」, 「buddy」 (美)不是 「mate」(英)的例子,就是語言與社會文化心理都會沾上邊的好例子。


的確是這樣的,語言學是學科,但學語言不是。不應考慮單以「出路」決定其價值,也不需用「目標」「評量」來恐嚇與挫敗自己。

當你開始愛上語言,遇見的每個人都是老師,隨時隨處都是課堂。

新年新希望,我想快快樂樂學語言。

よい年お迎えくださ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