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11月 11, 2011

挑難的來做

以前年輕氣盛時,常覺得要挑戰自我,所以只想到問題挑難的想,研究挑難的做。最近卻有不一樣的心得。原來,這樣的精神可以應用在生活之中,原來到處都是難的挑戰。

比方說,碰到喜歡的,要貪很容易,不貪很困難;碰到不受教的,要生氣很容易,不生氣很困難。順著規範走很容易,逆著潮流游很困難。要把錢死守在口袋裡很容易,把他們捐出去很困難。或者行善很容易,要默默不為人知行善很困難。與人交往巧言令色很容易,忠言逆耳很困難。

到處都有例子。讓我們試著都挑難的來做!!

星期日, 10月 02, 2011

佛朗的民歌

西班牙國家舞團演出的「佛朗明哥傳奇」很棒,如果不是在國劇院表演的話更好。

佛朗明哥表演中,有一種市井草根味我很喜歡。特別是在擊掌、吉他、響板、卡宏、歌唱之間的互動中,常會偶而穿插一些歌唱者對於舞者的 「吆喝」,除了 Olé 之外,我一個字也聽不懂,但是感覺很像是在說 「阿姐,袂壞喔」,或用現代語言 「阿妹,給妳按讚啦」之類的,很即興,不容易造作,卻能引燃那種大家的專注與融入,引爆舞者的能量。


用歡樂,表達生命的哀愁與苦悶。


這樣的,佛朗的,民歌。我喜歡。

星期一, 9月 05, 2011

貧窮的恩寵

今天在梵文課學到的一句話,很喜歡。


he dāridrya namas tubhyaṃ siddho'haṃ tvat-prasādataḥ
paśyāmy ahaṃ jagat sarvaṃ na māṃ paśyati kaścana.

हे दारिद्र्या नामस तुभ्यं तुभ्यं ट्वात-प्रसआदत्
पाज़्यआमी अहंजगत सर्वंना मआं पाज़ीयति काज़्कॅना.


貧窮啊,我禮敬您。我因為你的恩寵而具神通之力,我可以見聞世間一切,而世間人論誰也見不著我。

星期日, 9月 04, 2011

咖啡的天鵝


下午喝咖啡時,抓到的天鵝。我雖然配備爛,但是捕捉浮光掠影的反應還不錯吧 (得意)


星期日, 8月 28, 2011

入室的規矩



大學生活中,有個特殊的教育場景,就是指導研究生寫論文。整個過程對於老師學生來說,都是一個貌似短暫,但時感漫長的活動。

第一個碰到的尷尬,就是提論文 proposal。英文的 proposal 也有求婚之意,這實在是傳神。回想自己準備提碩論與博論 proposal 的那一段日子,也實在是苦不堪言。特別是德國教授權高望重,決定生殺大權,當時找教授討論,字字句句都戒慎恐懼,絲毫不敢馬虎(在家都至少先行沙盤推演了上百次)。

當了老師之後,總算也理解了不同角色的痛苦。因為我之前做的研究,比較多是計算與語料庫語言學的東西,這對於大多數的語文科的學生,是個相當陌生且較難以提起興趣的領域。除了極少數幾個直接破門而入,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怪咖學生之外,大部分都要慢慢灌溉其天份,誘導與培養這方面的研究興趣之後,再進一步論及婚嫁,阿不是,是論文指導。



不過,比較不同於一般的人文研究的是,實驗或計算導向的語言研究,是以團隊研究方向為核心,在培訓上,是需要一套「工序」(包括從零開始寫程式、讀懂 paper、學會實驗方法評估與研究分工等等),是需要早點開始「把手弄髒」。不過,現在的文科研究生不一定有機會了解到這個差別,還是以「人」為主的考量(較好說話?容易過?),挑選指導老師,一不小心就弄得很像是在菜市場挑菜。

這讓我想起一個不同的經驗。我記得以前偶爾在德國大學資工系上課時,都會看到教室外的布告欄上,貼滿了各實驗室公告的碩論題目。碩論題目?我當時一開始還以為是寫好了的論文,後來才知道這是「入室」的規則,是公開講好的。有本事或興趣做此題目的學生,再去找該實驗室的老師或助教討論。

這好像才是真正的學術選秀,這樣一來,學生也不用扭扭捏捏地,整個學年下來也不知道跟哪位老師「配對」才好,或是忙亂地硬擠出一個最後不一定會出現在論文中的 proposal;而老師也可「明目張膽」地,一開始就搶適合的學生入室。雙贏!

我是不是應該在所上開此風氣?
 
 

星期二, 8月 23, 2011

生命的覺醒 (轉貼)

生命的覺醒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林東茂,東吳大學法學院教授)

一、前言
警政署教育組邀我到署裡做一場報告,題目是「生命的覺醒與理想的實踐」。這題目是摯友林正弘建議的。我原以為是面對二、三十人的談話,稍後接到警政署公文,知道與會有兩百人,很多高階警官。
人多就不容易安祥的對話,尤其是聽眾迫不得已而參加聚會,或對於講者缺乏信賴,都無法使得大家心靈上真誠相遇。不過,既然答應了,我就必須盡力而為。為了避免報告的瑣碎與凌亂,我於是整理思緒,寫下這篇文字稿。
我生平第一次以這個主題做報告,我不是什麼心靈導師,我只能以自己的生活體驗與讀書心得向大家報告。警界臥虎藏龍,有不少高人安靜在各自的角落裡。我期盼警政署真誠的看重這些高人,讓他們有機會把自己的生命感悟與大家分享。


星期三, 8月 10, 2011

習語的樂趣 [1]


某些語言,先不管其他的學習目的,是很可以鍛鍊腦筋與耐性的。梵文就是一例。

我一直很想花些時間做些筆記,看看「語言學知識」與「語言與資訊應用」,到底如何能夠幫助這個語言學習的過程。

外語學習的過程,大概一開始都會先處理文字系統。這裡的參數類型,包括了三大主要文字系統,前兩者表音,後者兼表意。


  1. 拼音文字:abcde.
  2. 音節文字:あいうえお
  3. 意符 -(音節)文字:趙錢孫李周

但是每一個類型,都有各自要注意之處。就大家較熟知的語言,其使用的文字系統,多屬拼音文字。這裡就有幾個要學的東西:


  1. 字母筆順 (如:英文的 a 怎麼寫;梵文的 अ 怎麼寫)
  2. 大小寫
  3. 發音
  4. 字母順序。(不是所有拼音文字都是 alphabet-based,所以順序也不會是abcd。如梵文是 अ a आ ā इ i  ई īउ u)
  5. 音符。(如:法文的 les accents 有 ûùàâæéç 等等;德文的 umlaut 有 äöü 等等
  6. 標點符號、省略符號(如法文的 l'apostrophe)、連接符號 (法文的 trait d'union)
  7. [羅馬拼音系統] (對於非使用羅馬字的文字系統來說,一開始有時需要羅馬拼音協助)
  8. 字母連寫變形。(部分因為發音的因素)



如果是中文的意符音節文字系統,就無法以拼音文字的方式來學。試想,英文的 26 個字母幾天背完,中文常用字就近三千個,總不能背完再學文法。此外,「字」尚可拆解成有限的部件來學習,方便記憶。


星期四, 8月 04, 2011

書生的放鬆

從前有個在天大工作的書生,在學期中,就一直痴痴地等著那傳說中只專屬於老師的特權,啊那美麗的暑假。直到暑假都要過了一半,他還在各式各樣的雜事與工作之間不停地打轉。他警覺到這樣不行,決定要放鬆。他路過按摩店很想進去,又怕走錯間明天上頭條;他路過電影院很想進去。可是實在沒有一片提得起興趣;他想找 A 好朋友,但是又不好意思說我是來找你放鬆的(A: 平常都不會來找齁);他想找 B 好朋友,就想到 B 可能比自己還需要放鬆。他想乾脆隨便抓個路人來,陪我放鬆好不好,當就人一命做做好事好不好。但是,東想西想是很會,話到嘴邊就都吞回去了。最後,他只能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來放鬆:走進誠品書店,拿起一本書來看,書名是:如何讓自己放鬆。

星期日, 7月 17, 2011

中年的危機

與 LK 聚餐時突然耳際邊傳來這樣的問題。你會嗎?會吧,呃 不會吧,也許,不知道勒。

原來自己真過了40。其實,有點不敢細想。這樣的工作型態真的是我要的嗎?說沒樂趣,也不見得。雖然超時工作,雖然對整體環境常感挫敗,但是與學生互動,看學生成長的樂趣,與全球聰明腦袋討論的機會,很容易的就將那些有的沒有蓋過去。

但是回到自己內心,總有那麼一種說不上的薄弱感。風吹草動。

想到一件一直耿耿於懷的事。約莫一年前的台北市府外,在長長的人潮中排隊要搭首都客運返回宜蘭。看到一位年輕的比丘尼師父,斯斯文文,氣質超凡。雙手持著托缽,面帶微笑著,一步挨著一步向排隊的人化緣。沒人搭理著她。不僅如此,我相信她還必須吸收所有的懷疑、輕蔑與敵意。很快的她就在我面前,而我來不及作任何反應,只能很靦腆地擠出一些笑容,看著她點頭致意並向著下一個人走去。我真應該下跪虔誠懺悔的。今天聽淨空老和尚講經時提到他以前的一個願。提到現在社會,又有多少僧侶真能如釋迦摩尼佛那樣乞食於街,真放下所有自尊我慢,真的以身作則開示眾生。創教如是,興教亦該如是!

而我,不惑之年,究竟放下了些什麼。計畫沒過,就東猜西想,滿腹不平;生活中稍有意見不同,就動輒想據理力爭,愈爭愈無理。很多更重要的事,反而只想不做,任由生命浮萍任運而生。

我常想,是不是要先要追求實在,下一步才能追求摧毀實在的基礎。不是這種次第的話,會不會虛的實性都不清楚,理解實的虛性更無可能?好吧,不懂的人,定覺得我在胡扯;懂的人,也會覺得我在胡扯。

總之,我,路還很長。

星期三, 6月 01, 2011

生日的願望

如果是高中畢業那年過生日,我一定會很愛哼這首歌吧。

I'll just strut in my birthday suit
And let everything loose
Yeah ㄎㄎ

星期一, 5月 23, 2011

等到心波

兩年了,原本以為就這麼了,慢慢地忘記遺憾與不捨。兩年後,沒想到妳沒忘記我們,沒忘記這前世今生的種種一切。

大家都不懂緣份,真的也沒關係;其實就算是我們,也只能臆測,只能領受。

我知道這一切都寓有深意,蘊有深情。真的,我懂妳的。所以我要每天感受妳的存在,用心靈與妳對話,用生命與妳交融。我期待,聽妳第一個哭聲,給妳第一個擁抱。

星期日, 3月 27, 2011

J-B 的開示

J:去敲門,門就會打開。
B:專心去看,門本來一直就是開著的。

家電的收穫

去電影院看電影。這種活動形式在人類的娛樂史上,不知道還會撐多久。

跟小文一起牽手走進電影院,跟一堆每次都不一樣的人(疑),窩在一個烏罵馬的空間裡,一起盯著一個大螢幕,然後鍛鍊自己巧遇佳片時,眼淚打轉而不讓之貿然落下的能力(自評:男性沙文餘毒);遭逢爛片時,不輕易在心底訕笑別人超低笑點的胸襟(自評:傲慢知識分子惡習)。然後在走出場的當下,順道喵一下跟你有一樣的選片興趣的人,長得是啥模樣。回想起來,這,還蠻享受的。

成家有孩子之後,一開始 momo 小,我們異鄉求學,親人遠在天邊,真是想都別想。真的受不了,只好委請朋友幫忙看顧,然後和小文兩人在匆匆的夜色中,帶著丁點的愧咎感奔向電影院,看完後又匆匆地帶著愧咎感去接回小孩。(在此真誠感謝 T 氏一家人,沒有你們的德國生活,真是無法想像)

等到 momo 可以進電影院,就開始進入全家幼幼期。好長一段時間,電影跟動畫卡通幾乎畫上了等號。nono 來了之後,又更複雜一點。全家一起去看電影幾乎是不可能。雖然 pps 或家庭劇院風行已久,但是我還是喜歡,「在外面」,看電影。

等到 nono 大了(真的,有耐心就是你的),又可以編織電影回憶。不過想想這一年來,我們家的家庭週末電影形式,是怪了一點。照慣例,到了戲院之後,馬麻先帶著葛隔跟底笛去找位子,看動畫片。然後馬麻出來跟把拔在隔壁間,挑一部看起來較不爛的同時進行,散場後在外面門口碰面,然後大家邊討論(多半批評)兩邊劇情,然後吃飯回家。

很夠了,能過到了這樣的生活。

有時候還會有意想不到的語言學研究上的收獲 ;-)

比方說,這次看的影片中,男主角為了證明他所說的話不假,提出要到他的父母親的墓園前發誓,女主角則回說, ... it's too heavy. 結果我看到的中譯是「這樣就太 over 了」。

語言學家,你有在笑嗎 XD

星期日, 3月 20, 2011

阿諾的邏輯

爸:阿諾,你糖果不要吃那麼多啦,這樣對身體不好啊,把拔不是說過每天吃一個就好嗎 ...(繼續嘮嘮叨叨)

諾:哪有,我哪有吃那麼多,你不相信,不然我現在吃一顆給你看!

星期六, 1月 29, 2011

冰雪的滋味


試一試相片網誌。



隨行之 CA 與 JC。



很特別的會議室,後牆拉開竟是山景。




忙著準備與聆聽,緊張地忘了想辦法把 JC 報告神情拍下來。




大會安排之旅遊途中拍到的一位老先生。



合掌屋的雪景。



很美,不是嗎。但雪有二重矛盾性,冰冷又溫暖。






和田家(廢話)




其實曾經是這樣的。





有小京都之稱的街道。





搭飛機前去的岐阜公園。



前一輩子應該是樹吧,所以超愛他們。



回程碰到日本國的主人翁。





瞑想の小路經過親鸞上人的佳言,當此次旅程之句點。






星期四, 1月 27, 2011

再見的感覺


與歐盟合作的計畫,終於在日本岐阜,圓滿的結束了。雖然執行的過程,心情百般複雜無人理解,但是要說再見,沒想到如此沈重。回想起那個在酒吧一起激盪出的計畫,雖然我總是沉默聆聽,毫無貢獻,但是要說再見,沒想到如此不捨。

老朋友,新朋友,每個與我在生命中交會過的人,都是我珍重的朋友。所以,我也常覺得自己其實是沒有朋友的人。孤獨地活在世界上,就這樣活著。孤孤單單的。安安靜靜的。要努力自找生趣,才不致於真的決定離開。也可能正因為我還有情,所以還是決定這樣繼續心跳下去。享受孤獨帶給我的這一切,這起起伏伏的一切。

想起伍佰的浪人情歌,我會擦去,我不小心滴下的淚水,但是,我不會裝做一切都無所謂。
我想有一天我會學會,通通都拋棄。

好一段時間,真的把酒戒掉了,但是還是忍不住去旅館旁的全家買了一瓶。跟往事,乾杯。




星期日, 1月 23, 2011

鄰居的世界





幾天前,在家門口拍到的這張相片,道盡了這幾年的疑惑。







星期二, 1月 18, 2011

奇妙的一天


今天答應要留給小文的。原本打算步行草嶺古道,沒想到在種種因緣之下,我們決定造訪一個前所未聞的東林寺。

搭著慢車,來到了冬山車站,兩人悠哉閒逸的騎著鐵馬來到十三份埤。忽略掉人為的糟蹋,台灣,真的很美。




這個簡素的佛寺,讓我們感到很親切相應。熱心接待的師父,才與素未平生的我們聊上幾句之後,竟說「歡迎你們回家」,當場,不知何故地,我的眼眶都濕透了。

拜別師父後,立於佛堂數尺之外仍難以自己,彷彿瞥見彌陀之無礙光,窮攝十方。當下讖悔,但強忍心緒,以免聲淚俱下,驚動他眾。遂尋堂前平坦之處,老實打坐,得安心自在。

「一句彌陀真心要,機緣成熟自然到。」


星期五, 1月 07, 2011

期末的振動

今天收到一張卡片,班上一位日本同學寫的,「上次老師的鼓勵使我身體感到振動」。
這句話,讓我在這寒冷的期末,心都暖了起來。

新的一年開始了,無厘頭的說個幾句。其實不知道有誰在看這個部落格。實在很抱歉,對於透過網路關心我的朋友,
去年真的寫沒幾篇,雖然我個人生活的收貨與薪得相當的多。喔,打錯字了,不過前者反正意思與收穫也差不多,但是薪得是比不上心得多(配合天氣寒冷,說冷笑話)。

怎麼會有時間記網誌發噗推文上臉書?其實真的沒有。不過,比起 plurk 的隨興一句,臉書的生活馬賽克,我還是喜歡醞釀久一點的心情,偶爾寫寫 blog 分享給看不見的朋友。對於不認識的朋友,也省下了自我介紹的力氣。

而且,噗浪雖小,起心動念皆是業;臉書雖炫,每日更新也難看。

而且,高頻的宅男宅女生活社交網路化,不知留下多少碳足跡。(據研究 google 搜尋兩次所製造的二氧化碳量相當於煮一壺茶。)

所以,請容忍我慢慢來,默默過,不常給你們做交代。

今年的願望:

- 完成家裡視聽室 (無樂生活,我已經乾癟到不行)。
- CLSW 2011 舉辦順利 (給台灣語言學加油)。
- 開始學西藏語。(ལངས)
- 手邊 papers 丟出去唉一唉 (寫給台大校長看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