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11月 28, 2009

下一週的行事曆

週一:政大語言所演講:Where are the Enemies, my Friends? A comparison of distribution-based and graph-based approaches to synonyms and antonyms.

週二:中研院國際計算語言學博士學程授課:Computational Lexical Semantics

週三:師大上課: Python Programming for Linguists / Deutsch (I)

週四:主持中研院歐盟 KYOTO 計畫 - LOPE lab - Chinese Wordnet group 定期聯合工作會議

週五:師大上課:Sophomore Writing;搭晚班飛機前往香港

週六:PACLIC 會議發表口頭與海報論文;主持 Regular Session (Semantic Role Labelling)

週日:參加台法跨國合作 M3 計畫會議

週八:總算等到這期待的一天了,可以彈琴、聽音樂、讀小說;可以睡到自然醒,可以和默諾打棒球,和老婆看晚場電影;可以睡前噗浪寫臉書玩電腦。

週一:搭機返台,又是另一個工作週。

星期六, 11月 21, 2009

遙控器與指揮棒

我太薄學了,今天看了報紙才知道有這麼一對鬼才。在其網站與 Youtube 上看了好幾片,呵呵,真的有被娛樂到。

嚴肅,其外衣總是合身適宜,沒有別的空間,反而容易暗藏其膚淺;戲謔,一副吊而啷鐺、衣衫襤䄛,卻一不小心高手露餡。無常的世界,深度,是什麼。










星期四, 11月 12, 2009

長江後浪噗前浪

今天中時上刊登了莊佩璋 的一篇文章,看完後覺得,總算有人說出了多一點創意與反思的想法。

懷古情懷真的是很誘惑人,「一代不如一代」、「想當年」、「現在的年輕人唉 ...」很輕易的就變成口頭禪。簡單說,被罵的人長大後,就變成了罵人的人。

像我這樣的五年級末段班,年少時處在封閉的社會氣氛之中,大半時間想的是,推翻這種壓抑,逃離那些禁錮,追求懵懵懂懂的自由與愛情。所以我蹺課到椰林大道上去玩耍、在政治禁書與哲學與社會學經典間流連(順便哀悼最近過世的李維史陀!)、只與同輩的怪咖作知識較勁。只要是禁忌,就有興趣;只要是激進,就有感覺。所以後來大家的路都很離奇:走工運、作性別、跑田野、開另類餐廳、玩文化實踐。最沒出息的是,當大學老師 XD。有人說我們這一代是野百合,其實一點都不精準。首先,雖然以前在學生議會,都要看到現在的名人孫大千(化工系學代)與王文華(外文系議長),「我們」可不覺得大家是同掛的。再者,這只是一小撮人的青春歲月。大半同齡的朋友,他/她們在驚濤駭浪中,依舊安安穩穩的念書、上課、出國與考公職。

現在我看到的學生們,因為沒有那麼多的禁忌,思考多元活潑。因為社會相對開放,可以專注在自己興趣,所以年紀輕輕卻已有專業自信架勢。對於環保生活的習慣、社會秩序(如排隊)的遵守,對於資訊的敏感,這些都是不同世代,在不同時空下呈現出來的精采風貌。郭台銘先生批評現在年輕人島國心態,只想開咖啡廳。我倒不覺得有何不妥,我只是會期許,不論作什麼,都要努力做到真正的專業,專業到一個極致的程度,就跟國際化相去不遠。

當然,每一代都有認真與不認真、努力與不努力的人。真要比較,你只能說,某個人,就某個標準而言,可能不如某人。個人或群體間的比較,已經夠複雜;不同世代之間的評價,更是易流於口水大戰。(其實我根本覺得「比較」是一件沒意義的事)。

特別是自己擔任教職工作,有機會接觸不同世代的學生,就只記得自己當年的瀟灑,常忘記自己越來越形成的保守。看看我寫了這堆呆板嚴肅的文字之後,想像一下我的噗友學生朋友們,大概會無厘頭的說句,長江後浪噗前浪唄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