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3月 27, 2011

J-B 的開示

J:去敲門,門就會打開。
B:專心去看,門本來一直就是開著的。

家電的收穫

去電影院看電影。這種活動形式在人類的娛樂史上,不知道還會撐多久。

跟小文一起牽手走進電影院,跟一堆每次都不一樣的人(疑),窩在一個烏罵馬的空間裡,一起盯著一個大螢幕,然後鍛鍊自己巧遇佳片時,眼淚打轉而不讓之貿然落下的能力(自評:男性沙文餘毒);遭逢爛片時,不輕易在心底訕笑別人超低笑點的胸襟(自評:傲慢知識分子惡習)。然後在走出場的當下,順道喵一下跟你有一樣的選片興趣的人,長得是啥模樣。回想起來,這,還蠻享受的。

成家有孩子之後,一開始 momo 小,我們異鄉求學,親人遠在天邊,真是想都別想。真的受不了,只好委請朋友幫忙看顧,然後和小文兩人在匆匆的夜色中,帶著丁點的愧咎感奔向電影院,看完後又匆匆地帶著愧咎感去接回小孩。(在此真誠感謝 T 氏一家人,沒有你們的德國生活,真是無法想像)

等到 momo 可以進電影院,就開始進入全家幼幼期。好長一段時間,電影跟動畫卡通幾乎畫上了等號。nono 來了之後,又更複雜一點。全家一起去看電影幾乎是不可能。雖然 pps 或家庭劇院風行已久,但是我還是喜歡,「在外面」,看電影。

等到 nono 大了(真的,有耐心就是你的),又可以編織電影回憶。不過想想這一年來,我們家的家庭週末電影形式,是怪了一點。照慣例,到了戲院之後,馬麻先帶著葛隔跟底笛去找位子,看動畫片。然後馬麻出來跟把拔在隔壁間,挑一部看起來較不爛的同時進行,散場後在外面門口碰面,然後大家邊討論(多半批評)兩邊劇情,然後吃飯回家。

很夠了,能過到了這樣的生活。

有時候還會有意想不到的語言學研究上的收獲 ;-)

比方說,這次看的影片中,男主角為了證明他所說的話不假,提出要到他的父母親的墓園前發誓,女主角則回說, ... it's too heavy. 結果我看到的中譯是「這樣就太 over 了」。

語言學家,你有在笑嗎 XD

星期日, 3月 20, 2011

阿諾的邏輯

爸:阿諾,你糖果不要吃那麼多啦,這樣對身體不好啊,把拔不是說過每天吃一個就好嗎 ...(繼續嘮嘮叨叨)

諾:哪有,我哪有吃那麼多,你不相信,不然我現在吃一顆給你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