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一, 2月 01, 2010

scratching for kids

普及與否與專業與否,是兩回事。這是我回想那些在德國唸書的日子裡,一個至今仍讓我感觸良多的經驗。

比方說,當時(十年前)德國的個人電腦普及率與上網人口比率,可能都比不過台灣,我帶著最新型的華碩筆電與亂玩「大補帖」(當時台灣奇蹟之一!)各種新奇軟體所累積的功力,常讓許多德國朋友驚嘆。那時候我開始想遠離 windows 改投入 linux 的研究,桌面環境?原來已有德國人發起 KDE;光碟 OS?又已有德國人將其碩士論文改寫成 KNOPPIX;用 LaTeX 寫中文,總可以自己試試吧,一查,CJK 套件早已被一說德文的維也納人寫得好好的。那時才發現,一旦深入真正的專業,早就有人(通常是一小撮)默默耕耘多年,領先好幾步跑在前面,自己會的都不過是騙騙外行人的皮毛罷了。

打桌球也是。我自詡從小參加校隊,加上以為德國人只會踢足球,更何況我念書的地方 Tübingen 也不過是個小城鎮!於是有次氣勢很燄的,去當地人組成的桌球社團打算踢館,結果當然是連門都沒踢開,腳倒是腫了一大塊。還有其他聽音樂的經驗等等等等,都是如此。

這是震撼我的德國經驗,談專業,一萬小時定律(The 10,000-Hour Rule)可能不夠看,有一萬天的經驗後再來說!

回到正題 ;-)

多年前,我還在德國 Stuttgart 大學計算語言學系上課,我發現有位助教的業餘工作,是從事 Programmieren für Kinder(兒童程式設計)的教學工作。一開始我還跟台灣朋友笑說,你看他們也偷學我們從小要給小孩補電腦。我心中想著其課程大抵不就是微軟辦公室那一套,不然再加上小畫家有的沒有的滑鼠練習。一看其網頁,哇,是玩真的,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邏輯與演算法。甚至為此,規劃一整套利用各種自由軟體開發出來的邏輯與思考訓練平台。(很像今天的 EDUbuntuGCompris

難怪。唉。

五年級的 momo 放寒假,閒在家裡無聊。我覺得時機應該成熟了,想開始讓他學習「電腦及其語言」。python 社群很有趣,有給小孩的書,可用 pyGame 來激勵他,有不錯的練習環境 Pippy (直接裝 Sugar)。但是又怕一下子丟一些過於抽象的概念,反而揠苗助長。後來發現了美國國科會支助 MIT 的 scratch , 似乎比較適合,寫程式就像是他喜歡的樂高。跟他玩了一個早上,他已經有點開竅並且興致盎然,急著要開始作我給他的寒假程式作業。

有童心的人也可試試 Ö



1 則留言:

  1. 我的電腦壞掉了,現在借用別人的電腦,他就是用Ubuntu,我總是覺得這系統有一直在學,所以真的很好用,我也應該要下定決心跟微軟說掰掰了! 我應該要一直學,哈~

    回覆刪除